《流浪地球》觀影感受

renyuneyun 2019年02月13日(週三) 1 mins

去年冬天便開始看到《流浪地球》電影的宣傳,宣傳圖和預告片看起來都還不錯,且有原著作者的背書。恰好我前些年(大四前後)看過小說,感覺如果能拍成電影且有宣傳片中的特效成就,那麼實在值得觀看。故而和同學相約大年初一下午去看,看完簡單提了一句“算是同人作品,但各方面都不錯”,但感覺還是想寫篇文章詳細描述一下個人觀感。

警告:本文涉及劇透,對此敏感者慎讀。

本文主要涉及電影和小說的對比,以及對電影部分設定的個人看法。

世界觀與故事

世界觀方面,電影完全沿用了小說的設定,背景定在想像中的(不是很久遠的)未來,太陽因爲不明原因加速老化。而從已有科學知識推導,太陽老化的結果是首先形成紅巨星,會導致太陽系大部被吞沒。於是地球人決定將地球改造爲“飛船”,推動地球前往最近的恆星系(比鄰星)。

這裏有一個“問題”:小說寫作時,比鄰星並沒有發現宜居行星。

電影中沒有交代一件事,就是地球上爭論過究竟是應該建造飛船逃離還是驅動地球逃離,所有人都明白建造飛船所消耗的能源更低。但小說中交代了經過一系列實驗(包括人造生態球),最終人們認定飛船的生態系統無法長久維持,最佳選擇就是驅動地球逃離。

小說主要展現的是整個事件中,各個時代的人的行爲,其時間跨度從發現問題一直到驅動地球逃離太陽系。由於我是幾年前讀的小說,對於具體結尾在哪已經不記得了,但有印象的最後一幕是:地球上(當然,已經被驅離軌道很久了,但還沒離開太陽系)有人爆發叛亂認爲所有科學家和政府都在騙人,太陽根本沒有出問題;而叛亂可以算是成功的時候,太陽爆發了計算中將會發生的問題(經人提醒是“氦閃”),如果不逃離則地球生命將會被抹去。

而電影則只是展現了其中的一個很小的時段,甚至我沒有印象該事件是否存在於小說中:地球貼近木星準備利用引力彈弓加速時,忽然發現木星引力上升,許多發動機停擺,導致地球被拉向木星。(以及,我也沒有印象小說中“領航員號”是否存在。)

故事背景和故事焦點就是這些。在下文中我會先評價我覺得電影好以及不好的部分,然後對我看到的一些影評進行評價。

電影評論

如前所述,整體而言,我覺得電影還是很值得一看的。本部分我會具體描述我對電影(包括沿襲小說原設定的)多方面的看法,主要分這五部分:

  1. 特效/佈景
  2. 科幻
  3. 故事設定
  4. 故事展現
  5. 表演

在這裏首先說明一下基調:特效不錯,遠超其他同類型國產片,可以丟到世界舞臺上去討論了;劇情與設定整體尚可,但部分內容有些牽強,大約是好萊塢牽強度的2-3倍。

特效/佈景

既然宣稱是一部科幻片,那麼特效和科學幻想元素必然是其中兩大看點。以我個人來看,電影的特效做得相當不錯,而且細節也有處理,足見誠意。

在預告中製作團隊描述了他們對行星發動機所做的諸多版設計,並且宣稱影片中物體儘可能使用實體模型而不是特效。就我觀影體驗來看,在物件上的確沒有什麼齣戲的地方。而且團隊似乎也很在意細節,比如鏡頭數次包含木星大紅斑,而大紅斑居然真的在緩慢流動,並非是一張貼圖。

我看的兩場均是3D版,就我個人來說該片的3D處理達到了值得去看3D的程度。由於影片主要展現宏觀,細節不甚重要,所以其實看2D版也不會錯過什麼。

然而,對於其中部分地方,我不太理解特效爲何處理成影片中的樣子:地球行動方向前方爲藍色玻璃質感的氣罩(而我以爲應該是稀薄空氣);最後引爆後竟然是一縷一縷火流,而且火流飛行竟然限制在一個圓柱體(被吸走的空氣柱)內。

科幻

該片預告片有劉慈欣本人背書,這件事給的基本印象是其科幻元素不會太差。整部片子看下來,可以說團隊對影片故事框架下未來科技的走向基本想像合理,加上不錯的特效及佈景,所展現的科幻效果可圈可點(但並非完美)。

首先要明確一下故事發生時間,這樣纔能討論科幻合理性。我印象中故事沒有直接提起時間,但從角色對話/活動中展露的內容來推測(主要是通過故事主角之一劉啓的姥爺——韓子昂),故事大約發生在二十一世紀中後期:韓子昂試圖賄賂獄警時的禮物之一是“攢了50年的妹子——頭戴式VR技術在最近這些年投入商用,故而大約是2018+50);韓子昂在獄中用看似2018前後款式的手機播放2018前後的流行音樂。

其中比較抓人眼球的是這些設定:

  • “重聚變發動機”這種黑科技可以說是物理上的大突破;
  • 防護服(及其電路)可以無壓力抗-40度低溫,頭盔可以自動鎖定,機械外骨骼動力強大(可以拆開監獄隔間的門)且電池容量不小
  • “領航員”空間站中有名爲MOSS的AI主控+交互系統,可以無障礙和人類交流,且“有自己的思想”(但依然多多少少受控於設定的程序)

但其實影片中還有一些設定也同樣值得玩味,且這些“細節”更說明製作團隊所考慮的“科幻”方向:

  • 地下城“公共”區域產品較爲好看(相比每個人家略顯老舊的東西),地面上的裝備則一派蘇聯的堅實風格
  • 地下城支付要依靠掃碼(而且看起來像是專用/工業掃碼器)而不是短程/近程無線通信
  • 教室的虛擬外景有景深
  • 運載車使用類似軌跡球的方案操控,但其上仍有大量物理按鈕/開關
  • 地下城內有類似於觀光車的人工駕車
  • 沒有見到任何腦機接口設備

基本上而言,影片中的科技發展和我們現實中的發展趨勢不大一樣:物理等領域被着重強調,信息技術的主要進步只展示了AI(而且不是民用),顯示技術幾乎沒有進步(除了廣視角的裸眼3D)。當然,這些還是比較符合影片故事背景的,畢竟在生存壓力下,享受類的研究減緩是符合需要的。然而這些設定並不是沒什麼問題:在我看來,創作團隊對AI的發展過於樂觀,且沒有仔細思考MOSS的行爲(將在下文討論這個問題)。

另外,其實我個人看到那個救生用的支撐球時挺驚訝的,畢竟很少見到有影片展現這類產品。仔細想想,開頭時向“一哥”借衣服時所展開的也是這個救生球,但當時我完全沒意識到。從這點可以看出其實影片對部分東西的展現有一定問題,當然也可以理解爲團隊埋的彩蛋。

故事設定

故事設定中,進入地下城的資質以抽籤決定(片中提到的唯一例外是“領航員號”的(首批?)航天員可以讓兩個家屬直接進入地下城),故而(理所當然的)地下城內類似於今日的三教九流均存在。相比於《2012》中購買船票的方案,我個人是更喜歡這種抽籤方案的,畢竟相比以金錢多寡判定人的意義,維持當前人口構成是更接近合理社會的方案。

之後的故事圍繞一個航天員(劉培強)的兒子劉啓偷跑上地表,及其後發生的事情而展開(見下節)。在此過程中,故事的更多設定逐漸展開:

  • 地球(至少中國)處於近似社會主義的狀態下,重要設備(比如運載車)公有化,政府掌控(中性詞)能力強
  • “國家”的作用被削弱,聯合國的職權被加強
  • 採取“飽和式救援”,以達成目的爲優先,而不是某一個人一個小隊的“榮譽”爲優先,且影片中展現人們似乎很習慣這種設定

劇中其實有數個地方都展現了個人相比集體的作用的有限,相當於是展現集體主義的意義。在末日背景下,這麼一個展現其實很理所當然。而且與此相輔相成的是,“主角”在前半截相當程度上只是“恰好”被放在鏡頭前,而並不是因爲他們具有什麼特別的才能;只有到了後半截,這幾個人的搭配纔起到了一定的作用。

其實前面諸多東西正常人即使不習慣乃至不喜歡,應該也能理解在該背景下的合理性。但故事中解決問題的方式則讓我感到不可思議。

其一是韓朵朵那麼一通不知道怎麼算的廣播,羞恥之餘實在讓我覺得不知是怎麼在那種情況下做出這樣的演講的。當然,其實很明顯地,那段廣播是後來重新配的,畢竟廣播前半截和後半截的聲音質感完全不同,而且(前半截)口型也對不上。所以其實我比較好奇修改之前的版本是什麼內容呢?

其二是結尾拿空間站放煙花,去賭那微小的成功率,是我覺得不太理想的設定。而且這裏還有一個更要命的問題:劇情中說火焰還差兩千米,而空間站爆炸*直徑*是兩千米,那麼空間站需要在火焰尖端和木星大氣正中間自己主動引爆(因爲沒有火焰,而木星附近的環境溫度估計也不夠)。但在劇情中,看起來空間站是被外部火焰吞噬,而非被劉培強通過什麼方式引爆。更讓我有所疑惑的,則是在這個距離預期上,空間站難道不會跨過前面一直強調的剛體洛希極限?

另外,既然影片提到大氣(氧氣)被抽乾的問題,那麼爆炸這麼一下難道不會導致氧氣被衝擊波衝擊地更少?本來我就比較好奇隨着移動,大氣是否會越來越少(雖然地球已經運動了這麼多年了),片中這樣在本就已經很少的狀況下再衝擊這麼一下,竟然沒有導致氧氣不足?

在故事的另一邊,是空間站的主控程序MOSS。影片試圖通過MOSS展現數個側面:0.(編劇認爲)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在幾十年內突破至強人工智能;1.MOSS仍然遵照人類要求行動(“火種計劃”vs叛逃);2.MOSS爲了完成目的不惜代價(阻止“老馬”接近主控艙vs不傷害人類);3.MOSS是純粹理性的,但人不是。

然而裏有關於MOSS行爲原則的內在的矛盾:既然聯合國放心將空間站交給MOSS來全盤操控(所有宇航員都進入休眠),那麼基本可以說明聯合國信任MOSS不會危害人類(受三/四定律約束?),且“叛逃”這件事的展示表現MOSS的確聽從人類的指令;但MOSS爲了阻止“老馬”接近主控艙而釋放噴氣,則意味着在某些情況下MOSS可以故意傷害乃至謀殺人類,這點則完全破壞了前面的“信任”(且如果有三/四定律的事,則完全違背了它們的設計原則);如果MOSS知道自己是奉命,所以可以放任劉培強進入主控艙,那麼爲什麼要殺害老馬?

故事展現

刨去設定上的疑問,基本而言,我覺得故事的展現還是可以的。影片開頭不拖拉,又比較全面地展現了故事背景和“新時代”的生活場景。而在上地面時,劉啓看到飛機的反映的確展現了人們在地下生活、難以觸及地上所用設備的背景(要考慮到劉啓已經二十多了)。

或許因爲作爲賀歲檔,影片也以大年初一作爲故事時間,並且展現了一種不太一樣但又似乎合情合理的過年氛圍。大年初一學生(初中生)仍在上學,各行各業仍在工作;各處有一些過年的裝飾,但數量其實並不龐大;街上有舞龍舞獅表演,但似乎也僅此而已;居委會發餃子,而且韓朵朵似乎還比較期待。這一切都反映了在推動星球離開、人們避居地下的條件下,人們生活條件遠沒有現在寬鬆(但也不是很差),甚至分配方式可能主要是配給制;假期似乎是不大現實的一個概念(當然,我們現如今已經有這個傾向了,所以可能和故事背景無關),或者是更合理的工作制度使得長期的一致的假期沒有必要存在(,還可能是本身沒打算做賀歲檔的緣故)。

故事中相當多人的形象都是比較穩定且有意義的:劉啓的形象其實是一步步展示出來的,而且這個人物隨着故事進展也在逐漸(甚至可以說是迅速)成長;王磊則是一個有感情的軍人形象,理智佔據絕大多數時候,但也偶爾會被感情所左右;劉培強(如果不是表演問題,見下節)是一個內心豐富,但行動上維持冷靜的理想精密技術人員形象。相比這些人,韓朵朵的形象則有些欠缺,最大的意義似乎是展示逆境對人的磨練使人成長?但如果是這個目的,那麼劉啓一個人已經足夠;總不能因爲劉啓是男的,不行,所以必須要加個女的?

但故事中有部分內容展現似乎過於跳躍,讓人懷疑是上映時剪掉相關部分,但又不好補。其中最大的一點是劉啓三人和大部隊分開後去了哪,怎麼下次出現就到了一個前面從來沒提過的“求救信號”處?這一路又遇到了什麼,怎麼劉啓這麼快地理解了王磊(雖然並不完全,而且口頭更不承認,但比一開始好了太多),韓朵朵不再只會吵吵鬧鬧?

另一個明顯有問題的地方是韓朵朵最後做全球播報時的話。播報的前半部分(“加入我們”之前)的聲音和其前後的聲音可以明顯聽出不同,而且口型也對不上。這裏不禁讓人遐想:原本播報內容究竟是什麼?爲什麼會替換成這種內容?

另外,我個人還對其它一些地方表示不理解:劉培強是怎麼意識到空間站要逃離(因爲小東西振動所以意味着加速?);(上文提到)MOSS爲什麼要驅逐老馬卻放任劉培強進入;既然修改發動機被通過,爲什麼還要分享李一一的破解器(而不是直接“合法”修改);全球廣播後是如何那麼迅速集合到那麼多人的(雖然我知道這個鏡頭有其蘊意)?(我就不吐槽其中計算機相關東西了……萬變不離其宗,但它離了……)

表演

劇中多數人的表演在我看來是比較合格,甚至部分情況下極其精彩。

最令我滿意的是多數人斷句、咬字和重音都比較正常。其實我都覺得奇怪,都是受過義務教育的,爲什麼中國那麼多演員/配音似乎完全不明白漢語怎麼說?許多電影、電視劇、節目中他們的斷句和重音亂七八糟,導致現在看到一個“正常”的都令我感到很滿意……

回想起來,Tim一角的表演似乎是最完美的,然後是王磊、周倩、李一一、韓子昂。至於劉啓和韓朵朵,個人總感覺稍遜一籌,但也許是人物設定或劇本的鍋。但無論怎麼排名,這些人表演方面並沒有給人出戲之感,且人物塑造也都比較成功。

全劇中,劉培強一角的表演有些不協調之感。除去開頭(尤其是和老馬的交流),整個人幾乎沒有體現出感情波動,不知是人物設定如此還是吳京表演風格如此?同樣作爲軍人,同樣都是需要剋制,王磊等人的感情表現就正常得多。而影片進行到中後期時,那句“我是中國航天員劉培強”中對“中國”的刻意加重破壞了全局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感。 (另外,片子開頭那句“快看,木星”的重音讓我感覺很彆扭,因爲我習慣“星”字輕音,而影片中刻意加重了此字。當然,這有可能只是個人習慣,畢竟個人聽到“鄭州”的重音都有三種方案。)

結語

如一開始所說,我對該電影整體比較滿意。對比近年電影電視劇,算是難得的清流。所以比較建議去看。

當然,看之前一定要明確這是同人作品,並非小說。我和每個問我的人都強調過這點,並且鼓勵他們去看小說(順便安利劉慈欣全部小說)。小說中的內容更加宏大,無法在短短兩三小時的電影中表現,所以我對影片編劇以小說故事背景爲基礎進行再創作也並無微詞。

既然說到小說,我個人其實很期待看到《鄉村教師》被搬到銀幕上。故事篇幅基本合適,而且寓意深刻(劉慈欣有哪部小說寓意不深刻?)、老少咸宜,唯一問題就是《鄉村教師》這個名稱能否吸引到人。但如果劉慈欣的名字打出去了,那麼這個基本不成問題。


您可以在Hypothesis上的該群組內進行評論,或使用下面的Disqus評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