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流浪地球》观影感受

renyuneyun 2019年02月13日(周三) 1 mins

去年冬天便开始看到《流浪地球》电影的宣传,宣传图和预告片看起来都还不错,且有原著作者的背书。恰好我前些年(大四前后)看过小说,感觉如果能拍成电影且有宣传片中的特效成就,那么实在值得观看。故而和同学相约大年初一下午去看,看完简单提了一句“算是同人作品,但各方面都不错”,但感觉还是想写篇文章详细描述一下个人观感。

警告:本文涉及剧透,对此敏感者慎读。

本文主要涉及电影和小说的对比,以及对电影部分设定的个人看法。

世界观与故事

世界观方面,电影完全沿用了小说的设定,背景定在想像中的(不是很久远的)未来,太阳因为不明原因加速老化。而从已有科学知识推导,太阳老化的结果是首先形成红巨星,会导致太阳系大部被吞没。于是地球人决定将地球改造为“飞船”,推动地球前往最近的恒星系(比邻星)。

这里有一个“问题”:小说写作时,比邻星并没有发现宜居行星。

电影中没有交代一件事,就是地球上争论过究竟是应该建造飞船逃离还是驱动地球逃离,所有人都明白建造飞船所消耗的能源更低。但小说中交代了经过一系列实验(包括人造生态球),最终人们认定飞船的生态系统无法长久维持,最佳选择就是驱动地球逃离。

小说主要展现的是整个事件中,各个时代的人的行为,其时间跨度从发现问题一直到驱动地球逃离太阳系。由于我是几年前读的小说,对于具体结尾在哪已经不记得了,但有印象的最后一幕是:地球上(当然,已经被驱离轨道很久了,但还没离开太阳系)有人爆发叛乱认为所有科学家和政府都在骗人,太阳根本没有出问题;而叛乱可以算是成功的时候,太阳爆发了计算中将会发生的问题(经人提醒是“氦闪”),如果不逃离则地球生命将会被抹去。

而电影则只是展现了其中的一个很小的时段,甚至我没有印象该事件是否存在于小说中:地球贴近木星准备利用引力弹弓加速时,忽然发现木星引力上升,许多发动机停摆,导致地球被拉向木星。(以及,我也没有印象小说中“领航员号”是否存在。)

故事背景和故事焦点就是这些。在下文中我会先评价我觉得电影好以及不好的部分,然后对我看到的一些影评进行评价。

电影评论

如前所述,整体而言,我觉得电影还是很值得一看的。本部分我会具体描述我对电影(包括沿袭小说原设定的)多方面的看法,主要分这五部分:

  1. 特效/布景
  2. 科幻
  3. 故事设定
  4. 故事展现
  5. 表演

在这里首先说明一下基调:特效不错,远超其他同类型国产片,可以丢到世界舞台上去讨论了;剧情与设定整体尚可,但部分内容有些牵强,大约是好莱坞牵强度的2-3倍。

特效/布景

既然宣称是一部科幻片,那么特效和科学幻想元素必然是其中两大看点。以我个人来看,电影的特效做得相当不错,而且细节也有处理,足见诚意。

在预告中制作团队描述了他们对行星发动机所做的诸多版设计,并且宣称影片中物体尽可能使用实体模型而不是特效。就我观影体验来看,在物件上的确没有什么出戏的地方。而且团队似乎也很在意细节,比如镜头数次包含木星大红斑,而大红斑居然真的在缓慢流动,并非是一张贴图。

我看的两场均是3D版,就我个人来说该片的3D处理达到了值得去看3D的程度。由于影片主要展现宏观,细节不甚重要,所以其实看2D版也不会错过什么。

然而,对于其中部分地方,我不太理解特效为何处理成影片中的样子:地球行动方向前方为蓝色玻璃质感的气罩(而我以为应该是稀薄空气);最后引爆后竟然是一缕一缕火流,而且火流飞行竟然限制在一个圆柱体(被吸走的空气柱)内。

科幻

该片预告片有刘慈欣本人背书,这件事给的基本印象是其科幻元素不会太差。整部片子看下来,可以说团队对影片故事框架下未来科技的走向基本想像合理,加上不错的特效及布景,所展现的科幻效果可圈可点(但并非完美)。

首先要明确一下故事发生时间,这样才能讨论科幻合理性。我印象中故事没有直接提起时间,但从角色对话/活动中展露的内容来推测(主要是通过故事主角之一刘启的姥爷——韩子昂),故事大约发生在二十一世纪中后期:韩子昂试图贿赂狱警时的礼物之一是“攒了50年的妹子——头戴式VR技术在最近这些年投入商用,故而大约是2018+50);韩子昂在狱中用看似2018前后款式的手机播放2018前后的流行音乐。

其中比较抓人眼球的是这些设定:

  • “重聚变发动机”这种黑科技可以说是物理上的大突破;
  • 防护服(及其电路)可以无压力抗-40度低温,头盔可以自动锁定,机械外骨骼动力强大(可以拆开监狱隔间的门)且电池容量不小
  • “领航员”空间站中有名为MOSS的AI主控+交互系统,可以无障碍和人类交流,且“有自己的思想”(但依然多多少少受控于设定的程序)

但其实影片中还有一些设定也同样值得玩味,且这些“细节”更说明制作团队所考虑的“科幻”方向:

  • 地下城“公共”区域产品较为好看(相比每个人家略显老旧的东西),地面上的装备则一派苏联的坚实风格
  • 地下城支付要依靠扫码(而且看起来像是专用/工业扫码器)而不是短程/近程无线通信
  • 教室的虚拟外景有景深
  • 运载车使用类似轨迹球的方案操控,但其上仍有大量物理按钮/开关
  • 地下城内有类似于观光车的人工驾车
  • 没有见到任何脑机接口设备

基本上而言,影片中的科技发展和我们现实中的发展趋势不大一样:物理等领域被着重强调,信息技术的主要进步只展示了AI(而且不是民用),显示技术几乎没有进步(除了广视角的裸眼3D)。当然,这些还是比较符合影片故事背景的,毕竟在生存压力下,享受类的研究减缓是符合需要的。然而这些设定并不是没什么问题:在我看来,创作团队对AI的发展过于乐观,且没有仔细思考MOSS的行为(将在下文讨论这个问题)。

另外,其实我个人看到那个救生用的支撑球时挺惊讶的,毕竟很少见到有影片展现这类产品。仔细想想,开头时向“一哥”借衣服时所展开的也是这个救生球,但当时我完全没意识到。从这点可以看出其实影片对部分东西的展现有一定问题,当然也可以理解为团队埋的彩蛋。

故事设定

故事设定中,进入地下城的资质以抽签决定(片中提到的唯一例外是“领航员号”的(首批?)航天员可以让两个家属直接进入地下城),故而(理所当然的)地下城内类似于今日的三教九流均存在。相比于《2012》中购买船票的方案,我个人是更喜欢这种抽签方案的,毕竟相比以金钱多寡判定人的意义,维持当前人口构成是更接近合理社会的方案。

之后的故事围绕一个航天员(刘培强)的儿子刘启偷跑上地表,及其后发生的事情而展开(见下节)。在此过程中,故事的更多设定逐渐展开:

  • 地球(至少中国)处于近似社会主义的状态下,重要设备(比如运载车)公有化,政府掌控(中性词)能力强
  • “国家”的作用被削弱,联合国的职权被加强
  • 采取“饱和式救援”,以达成目的为优先,而不是某一个人一个小队的“荣誉”为优先,且影片中展现人们似乎很习惯这种设定

剧中其实有数个地方都展现了个人相比集体的作用的有限,相当于是展现集体主义的意义。在末日背景下,这么一个展现其实很理所当然。而且与此相辅相成的是,“主角”在前半截相当程度上只是“恰好”被放在镜头前,而并不是因为他们具有什么特别的才能;只有到了后半截,这几个人的搭配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。

其实前面诸多东西正常人即使不习惯乃至不喜欢,应该也能理解在该背景下的合理性。但故事中解决问题的方式则让我感到不可思议。

其一是韩朵朵那么一通不知道怎么算的广播,羞耻之余实在让我觉得不知是怎么在那种情况下做出这样的演讲的。当然,其实很明显地,那段广播是后来重新配的,毕竟广播前半截和后半截的声音质感完全不同,而且(前半截)口型也对不上。所以其实我比较好奇修改之前的版本是什么内容呢?

其二是结尾拿空间站放烟花,去赌那微小的成功率,是我觉得不太理想的设定。而且这里还有一个更要命的问题:剧情中说火焰还差两千米,而空间站爆炸*直径*是两千米,那么空间站需要在火焰尖端和木星大气正中间自己主动引爆(因为没有火焰,而木星附近的环境温度估计也不够)。但在剧情中,看起来空间站是被外部火焰吞噬,而非被刘培强通过什么方式引爆。更让我有所疑惑的,则是在这个距离预期上,空间站难道不会跨过前面一直强调的刚体洛希极限?

另外,既然影片提到大气(氧气)被抽干的问题,那么爆炸这么一下难道不会导致氧气被冲击波冲击地更少?本来我就比较好奇随着移动,大气是否会越来越少(虽然地球已经运动了这么多年了),片中这样在本就已经很少的状况下再冲击这么一下,竟然没有导致氧气不足?

在故事的另一边,是空间站的主控程序MOSS。影片试图通过MOSS展现数个侧面:0.(编剧认为)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在几十年内突破至强人工智能;1.MOSS仍然遵照人类要求行动(“火种计划”vs叛逃);2.MOSS为了完成目的不惜代价(阻止“老马”接近主控舱vs不伤害人类);3.MOSS是纯粹理性的,但人不是。

然而里有关于MOSS行为原则的内在的矛盾:既然联合国放心将空间站交给MOSS来全盘操控(所有宇航员都进入休眠),那么基本可以说明联合国信任MOSS不会危害人类(受三/四定律约束?),且“叛逃”这件事的展示表现MOSS的确听从人类的指令;但MOSS为了阻止“老马”接近主控舱而释放喷气,则意味着在某些情况下MOSS可以故意伤害乃至谋杀人类,这点则完全破坏了前面的“信任”(且如果有三/四定律的事,则完全违背了它们的设计原则);如果MOSS知道自己是奉命,所以可以放任刘培强进入主控舱,那么为什么要杀害老马?

故事展现

刨去设定上的疑问,基本而言,我觉得故事的展现还是可以的。影片开头不拖拉,又比较全面地展现了故事背景和“新时代”的生活场景。而在上地面时,刘启看到飞机的反映的确展现了人们在地下生活、难以触及地上所用设备的背景(要考虑到刘启已经二十多了)。

或许因为作为贺岁档,影片也以大年初一作为故事时间,并且展现了一种不太一样但又似乎合情合理的过年氛围。大年初一学生(初中生)仍在上学,各行各业仍在工作;各处有一些过年的装饰,但数量其实并不庞大;街上有舞龙舞狮表演,但似乎也仅此而已;居委会发饺子,而且韩朵朵似乎还比较期待。这一切都反映了在推动星球离开、人们避居地下的条件下,人们生活条件远没有现在宽松(但也不是很差),甚至分配方式可能主要是配给制;假期似乎是不大现实的一个概念(当然,我们现如今已经有这个倾向了,所以可能和故事背景无关),或者是更合理的工作制度使得长期的一致的假期没有必要存在(,还可能是本身没打算做贺岁档的缘故)。

故事中相当多人的形象都是比较稳定且有意义的:刘启的形象其实是一步步展示出来的,而且这个人物随着故事进展也在逐渐(甚至可以说是迅速)成长;王磊则是一个有感情的军人形象,理智占据绝大多数时候,但也偶尔会被感情所左右;刘培强(如果不是表演问题,见下节)是一个内心丰富,但行动上维持冷静的理想精密技术人员形象。相比这些人,韩朵朵的形象则有些欠缺,最大的意义似乎是展示逆境对人的磨练使人成长?但如果是这个目的,那么刘启一个人已经足够;总不能因为刘启是男的,不行,所以必须要加个女的?

但故事中有部分内容展现似乎过于跳跃,让人怀疑是上映时剪掉相关部分,但又不好补。其中最大的一点是刘启三人和大部队分开后去了哪,怎么下次出现就到了一个前面从来没提过的“求救信号”处?这一路又遇到了什么,怎么刘启这么快地理解了王磊(虽然并不完全,而且口头更不承认,但比一开始好了太多),韩朵朵不再只会吵吵闹闹?

另一个明显有问题的地方是韩朵朵最后做全球播报时的话。播报的前半部分(“加入我们”之前)的声音和其前后的声音可以明显听出不同,而且口型也对不上。这里不禁让人遐想:原本播报内容究竟是什么?为什么会替换成这种内容?

另外,我个人还对其它一些地方表示不理解:刘培强是怎么意识到空间站要逃离(因为小东西振动所以意味着加速?);(上文提到)MOSS为什么要驱逐老马却放任刘培强进入;既然修改发动机被通过,为什么还要分享李一一的破解器(而不是直接“合法”修改);全球广播后是如何那么迅速集合到那么多人的(虽然我知道这个镜头有其蕴意)?(我就不吐槽其中计算机相关东西了……万变不离其宗,但它离了……)

表演

剧中多数人的表演在我看来是比较合格,甚至部分情况下极其精彩。

最令我满意的是多数人断句、咬字和重音都比较正常。其实我都觉得奇怪,都是受过义务教育的,为什么中国那么多演员/配音似乎完全不明白汉语怎么说?许多电影、电视剧、节目中他们的断句和重音乱七八糟,导致现在看到一个“正常”的都令我感到很满意……

回想起来,Tim一角的表演似乎是最完美的,然后是王磊、周倩、李一一、韩子昂。至于刘启和韩朵朵,个人总感觉稍逊一筹,但也许是人物设定或剧本的锅。但无论怎么排名,这些人表演方面并没有给人出戏之感,且人物塑造也都比较成功。

全剧中,刘培强一角的表演有些不协调之感。除去开头(尤其是和老马的交流),整个人几乎没有体现出感情波动,不知是人物设定如此还是吴京表演风格如此?同样作为军人,同样都是需要克制,王磊等人的感情表现就正常得多。而影片进行到中后期时,那句“我是中国航天员刘培强”中对“中国”的刻意加重破坏了全局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感。 (另外,片子开头那句“快看,木星”的重音让我感觉很别扭,因为我习惯“星”字轻音,而影片中刻意加重了此字。当然,这有可能只是个人习惯,毕竟个人听到“郑州”的重音都有三种方案。)

结语

如一开始所说,我对该电影整体比较满意。对比近年电影电视剧,算是难得的清流。所以比较建议去看。

当然,看之前一定要明确这是同人作品,并非小说。我和每个问我的人都强调过这点,并且鼓励他们去看小说(顺便安利刘慈欣全部小说)。小说中的内容更加宏大,无法在短短两三小时的电影中表现,所以我对影片编剧以小说故事背景为基础进行再创作也并无微词。

既然说到小说,我个人其实很期待看到《乡村教师》被搬到银幕上。故事篇幅基本合适,而且寓意深刻(刘慈欣有哪部小说寓意不深刻?)、老少咸宜,唯一问题就是《乡村教师》这个名称能否吸引到人。但如果刘慈欣的名字打出去了,那么这个基本不成问题。


您可以在Hypothesis上的該群組內進行評論,或使用下面的Disqus評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