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会标签:赋予和超越

renyuneyun 2019年12月27日(周五) 1 mins

今天看到一篇题为《这个00后社交软件,让我想起了十年前的QQ秀。》的文章。本来只是打算看看新世代的软件是否会有什么有趣的设计,但评论却勾起了一点思索。

评论截图

文章评论截图

说是「勾起思索」,但实际上更像是想起或是想通了一件事:我好像有挺长时间没有再用标签来规定一个人。当然这么说好像有点绝对,但至少对于相当部分的标签来说,这句话是成立的。

我第一次有意识地注意到标签的存在,大约是中学(应该是初三前后)时期——因为当时的许多报导直指「90后如何如何(不好)」。当时一时义愤,顺手写了大半篇《90后又如何》,打算改改发在博客中(最后好像没写完?)。这次注意让我模模糊糊地意识到,媒体上的信息可能并不全面,想要真正完整了解还是需要进入环境中去。但实际上我仍然没有超越其上,文中我仍然在以「90后」作为身份,并且(客观上)仍然在使用刻板印象(只不过对象是所谓「80后」)。

再后来我在高三时了解到汉服运动,读了许多思想文章之后,感觉有如醍醐灌顶(参见《五四·汉服运动》一文)。也在那前后,我更深切地接触了自由软件运动,触及了自由软件和开源软件的争执。由于这些理论中有不少真知灼见,从而我也给自己、给他人加上了相应的标签。从这个角度上,这算是倒退了一步;但从另一个角度上,我其实是前进了一步——毕竟我以前从来没想过这些方面的问题,而他人已经给出了很深刻的思考,我得以抄了个捷径。

而后来,随着「我也不知道具体是因为什么大约是由于阅历和思考的增长」,我逐渐意识到这些标签其实是人们赋予,而非是天然的。换言之,标签并不意味着我本人,而是用这个标签的人心中认为的这个群体的常态——我用个例去反驳并没有用,因为他们可以轻易地认为这个个例是特例,而不影响其认知。

再后来学了些机器学习的我,意识到这似乎就是种拟合,而标签就是拟合出的(正态?)分布的期望。而这些人在得到了一个模型后,再也不进行重新训练。

基于同一因素,我完全不应该太过在乎这些标签,甚至应该主动无视掉一些——尤其是关于那些我无法控制的部分,比如生辰、祖籍、性别等。但不太过在乎不等于完全置之不理,因为社会上(可能是绝大)多数人仍然在用这套明显有问题的方法,而我个人还是比较希望人类能够改进的。

这促成了我现在的态度:反对贴标签,从而反对标签。当一个标签不再被贴到人身上的时候,它就不再是标签了,而只是一个概念;而我是不反对,甚至是很喜欢将现象总结成概念的。抽象地谈论一个概念,可以;将概念「直接」附着在某个特定的人或物身上,从而将概念所具有的所有特性附在其上,不可以。(注意这里的「直接」二字。)

这些还基于一个挺有意思的观察:许多人很喜欢强化自己对特定标签的刻板印象,而许多媒体在做着强化刻板印象的生意。于是我意识到自己去说「某某标签下的人不是这样的」并没有用,因为那些受众其实不在乎,而媒体则会很喜欢我这句话带来的话题度(所贡献的流量所换的钱),甚至还在架秧子。

所以说,我很好奇大脑中是不是有对判断正确性的奖励机制,但没有对刻意忽略的惩罚机制。

这样,从反对标签的角度看,许多话题其实根本不值一哂。且不说前面提到的「00后」「90后」云云,现在欧美大为盛行的各种身份政治议题其实也都是一回事,及至欧美对我朝的报刊评论也是一回事——事情是那么个事情,但在他们的口径(标签)下之后就是某某结果;但日后结果出来了,和他们说的不一样,也永远不是他们的标签错了,而是用新的话题迅速冲刷。

张麻子要办的三件事是「公平、公平、还是他妈的公平」;而对标签和媒体这件事,我想说的是「客观、客观、还是他喵的客观」。

Forward links:

Related posts:

您可以在Hypothesis上的該群組內進行評論,或使用下面的Disqus評論。